“白领”一词是绝对的舶来品,中国的康熙字典没有登录,敦煌壁画中没有提示,民间流行口语里更缺乏此类说法。查CoolinsEssentialEnglishDictonary中“whitecollar”词条:workersworkinofficeratherthandoingmanualworkinindustry。意思是:白领指那些坐在办公室内从事非体力劳动工作的人。查PenguinEnglishStudent’sdictory,其解释为:Workingwithher/hisbrainratherthanher/hishands。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白领首先是打工者(workers),其次必须借助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称为whitecollar(白领)。它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价值观对另一种价值观的态度,一种身份对另一种身份的态度。1994年在美国一些生活杂志将年薪在8万美元、从事纯粹脑力劳动的人都归入白领。到1996年,8万的数字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而眼下据说连大学教授也不能算白领了。如果将美国人的以钱为导向的理论移植到国内来,恐怕只有牟其中之辈才称得上是白领了。
“白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进入中国的准确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大体上可以归入国内商品经济气氛较为浓重的时期,那就是1980年(开放后的第2年,这一年外企开始在内地设立办事处)。毫无疑问,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人热衷谈论“白领”,那种兴奋状态和他们装模做样在“肯德基”和“欧陆风情”一类的“吧”中的时尚感觉非常配套。中国历来讲究观念,于是配套效果出现了:信用卡、VIP卡、会员卡甚至至一些百货商店的普通优惠卡都受到了特别的青睐。手机包、带链背包、手机等等成为众多男士角逐的对象。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代表了白领阶层。当然白领内涵的中国化还带动了另外一些消费品,比如价钱不菲的时装杂志、电脑记事簿以及便携式电脑市场热度始终不减。近年内地传媒在明星热逐渐降温之后,又迅速找到了另一个兴奋点:白领。或许又因为是舶来品,这回大家对它的热情决不亚于“肯德基”、“麦当劳”进驻内地的最初时期,似乎一接触到这个话题就可以轻松地进入一种设计好了的具有优秀生活品质的状态。“白领”这个词本身还有暗示效果,可能正基于此,翻开杂志,以白领为轴心的栏目正如日中天,构成了媒体新的卖点:“前卫部落”、“白领阵地”、“白领形象设计”、“白领穿衣指向”、“白领必读”等等。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白领”话题不像以往热衷谈论的明星、大款、城市新贵,往往指向一种极端的价值崇拜心理,白领在更大程度上是将人们引向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场景。它的影响主要在精神层面,这是相当有趣的现象。
中国是有白领的,包括有白领存在的条件,以及他们谋取快乐的源泉。当然还包括对中国式白领的自我设计与憧憬。很多人都认为:白领是以非常富裕的收入作为基础的,没有这一点,不是精神狂想者,就是自我欺骗者。而在钱的数目上看法不尽相同,来自不同城市的受访者在讲述他们心目中的白领的同时,实际上也顺便给我们提供了当地城市的物价水平与收入报告。比如,南京人的收入在整体上要比上海人低500—800元(月薪)。他们各自对白领的要求也因此有了差别。另外,获取钱的方式的差异也非常重要,尽管他们并没有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当作一个敏感指标。但是潜意识中他们很看重劳动条件。这就是你是否坐办公室。不论是坐总经理的位置还是坐办事员的位置,起码有一条:没有阳光的曝晒,没有风沙的侵扰。当然,白领人的文化素质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中国的白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与业务关系比起西方白领来更为频繁罢了。